以迎评促建为中心,全面推进教学质量提升
——外语教学部2025年秋季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及迎评工作安排
本学期外语教学部以学校迎评工作为契机,坚持“以评促建、以评促改、以评促管、评建结合”原则,聚焦教学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,明确四大总体目标:
1.规范教学档案:确保课程标准、教案、试卷等材料完整规范,符合评估标准;
2.优化运行机制:构建常态化质量监控体系,推动教学管理精细化;
3.打造特色成果:凝练信息化教学创新、课程思政等亮点,展现教研室优势;
4.全员协同参与:强化责任意识,恪守教师职责,营造“迎评促建”全员行动氛围。
1.教学文件标准化,修订全部课程标准(明确思政融入点)、教案及PPT模板,统一格式要求;
2.规范平时成绩构成(雨课堂占比≥50%),强化过程性数据留存;
完成近两学期试卷归档材料整理,查漏补缺。
3.课堂教学质量提升,开展“迎评集体磨课”活动,覆盖全体授课教师,聚焦教学方法创新与课程思政融合;
4.落实听课评议制度,人均听课≥2次/学期,形成书面反馈并跟踪改进。
1.科研能力提升计划:组织教师教研项目申报培训,鼓励教师参与学术研讨;
2.青年教师成长帮扶:实施“导师制”,通过示范课、一对一指导提升教学能力。
1.信息化教学创新:推广雨课堂、AI语音评测等工具应用,提升课堂互动性;
2.教学成果凝练:系统整理近三年教学获奖、学生竞赛成果及教改项目,形成案例集。
1.支撑材料汇编:对照评估指标逐条梳理,确保材料真实、完整、可追溯;
2.模拟评估演练:开展预评估,针对课堂教学、教学文件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,完善迎评预案。
阶段 |
时间 |
主要任务 |
动员部署 |
8月25日9月—14日 |
召开迎评启动会,解读方案,分解任务;签订责任书,明确分工。 |
自查整改 |
9月15日—30日 |
对照指标全面自查,建立问题台账,限期整改。 |
重点攻坚 |
10月2日—15日 |
集中突破课程思政、实践教学等短板,打磨特色亮点项目。 |
冲刺验收 |
10月16日—31日 |
完成材料汇编,开展模拟评估,接受学校预审,确保迎评工作零疏漏。 |
1.听课计划制定:由教研室主任统筹,制定《教师听评课计划表》,覆盖本学期全部课堂教学,重点为全体教师11月3日—5日授课课程;
2.评价维度细化:设计《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》,明确6大校级关键指标(教学目标、内容适配、方法创新等),增设“课程思政融入”“数字化工具应用”2项教研室特色指标。
1.课堂观察重点:
² 教学目标是否与人才培养方案、课程标准一致;
² 教学内容是否结合行业需求(如跨境电商案例);
² 教学方法是否创新(如在线平台互动、AI评测工具);
² 学情分析是否精准(关注学生基础差异);
² 教学评价是否科学(形成性评价占比及反馈时效性)。
² 新入职教师额外关注教学纪律、课件质量及课堂时间分配。
即时反馈机制:课后10分钟内与授课教师交流,提出1~2条针对性改进建议(如“增加小组辩论环节提升互动性”)。
本学期外语教学部将以迎评促建为抓手,通过标准化建设、质量提升、特色打造及全员协同,系统推进教学改革,确保评估工作高质量完成,为学校内涵式发展贡献力量。
外语教学部
2025年8月20日
浏览量: 44